色彩小说网 www.scdxgy.com,古董局中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>
“嘿嘿,就是黄克武。”
我听到这名字,心中一惊。想不到郑国渠这一族,跟付贵、黄克武都有些牵连,更跟黄家势同水火,有着大仇。
按照我的想法,应该是郑虎知道许一城的一些事情,便从付贵手里买来铜镜,试图找出线索。结果黄克武突然出手,想夺取铜镜,所以施展手段将其害死。可是郑国渠的话马上就否定了我的猜想:“铜镜是前两年刚买的,有人告诉我,这东西放在手里,将有大用。”
“是谁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郑国渠迷惑地说,“那个人是我的一个老主顾,但只用电话沟通,我从来没见过,给钱倒是很爽快。”
我还想再问,郑国渠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:“你问得也差不多了,我的东西呢?写好了没有?”郑国渠径直走过来,抓起稿纸扫了一眼,勃然大怒:“操,你写的这是什么鬼东西!”
也不怪他发怒,我写的都是加密后的《素鼎录》,这是一个预防措施。我把加密的事情告诉他,然后说密码必须等到我安全离开这个村子,才能告诉他。郑国渠气鼓鼓地瞪着我,仿佛要把我撕碎,但末了还是放下了拳头,沉声道:“继续写!”
我们俩正在僵持,这时郑重推开门,满脸惊慌地跑过来:“不好了!黄家的那个女人带着警察进村了!”
“好快!”
这前后才三四个小时,黄烟烟就已经带人找上门来。以她的缜密心思和势力,恐怕这村子附近的通路都被封锁了。郑国渠冷笑一声,一指我:“老七,你把他给带到坑里去,天黑前别回来。”
说完郑国渠把东西收回小匣子里,自己拿在手里,没有交给我的意思。不过我也不在意,我想要的,是线索,而非器物。
郑重拽起我要走,我一扯胳膊道:“别像抓犯人一样,我又不会跑。”郑国渠在一旁轻咳一声,郑重只好松开手,在前头带路,我们俩离开了屋子。
远远地,我已能听到警笛声,似乎还不只一辆。郑别村民风彪悍,又长年经营造假,这种场面见得惯了,斗争经验丰富。眼看警察过来,村子里的人也没多惊慌,该干什么还干什么,连狗都不怎么叫。我跟在郑重身后,在如同迷宫般的村子小路里七转八绕,开始我还试图记路,到后来彻底被绕晕了。郑重带着我,也不知怎么走的,巧妙地避开了盘查的警察,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村子,钻进附近的一个山坳里。
这个山坳很隐蔽,从外面看只是一片长满繁茂槐树的山坡,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。等到我们穿过槐树林,爬上高坡以后,视野立刻为之一变。从坡顶向里,在槐树掩蔽之下,整个坡势陡然塌陷成一个小小的凹陷盆地,好像一个小小的火山口。
“火山口”的底部是一片平地,上面搭着几个简易工棚。工棚前有三四个两米见方的坑,坑上都盖着木板。坑旁散乱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青铜器,有爵有簠,有壶有盘,甚至还有两根大戈与一尊小鼎。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:表面很光滑,一看就是新造出来的,和挂满锈蚀的青铜器真品气质大不相同。
郑重带着我走到一处工棚,指了指里头的一张行军床:“你就先在这里待着吧。”我注意到,那些坑土的颜色与周围大不相同,呈现出暗褐色,还微微散发着酸臭的味道。“这里……是你们坑锈的地方?”
“哼,老大倒是挺看重你,这个坑村里都很少人知道。”郑重搬了把板凳,坐到我旁边,语气有些不爽。他没说不,显然是间接承认了。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声,心说这回可有麻烦了。
青铜器造假的工序里,有一道至关重要的过程,叫做“坑锈”。将新造的青铜器埋入坑中,坑土烤热,泼入陈醋,再加土掩埋,几天工夫,就能咬出与老器一模一样的锈蚀出来。添加不同的化学药剂,锈蚀风格都有不同——郑国渠想要我的《素鼎录》,目的之一就是想知道有没有独到的坑锈配方。
与此同时,坑锈也是警方认定文物造假的关键性证据。没有这道工序,铸造青铜器不算违法;被查出有坑锈的行为,才会被认定是蓄意造假。所以每一个造假窝点,坑锈工坊都藏得极为隐秘,轻易不示于人。现在郑国渠居然让人把我藏到了这么隐蔽的地方,要么是对我太放心,要么就是不打算让我离开了。
这家伙做事,实在是狠辣果断,毫不拖泥带水。
我躺到行军床上,开始眯着眼睛打盹。郑重身负监视之职,不敢睡觉,可看我这么一副悠闲的样子,又恨得咬牙切齿。他坐在板凳上,显得十分烦躁。
“阿嚏!”
我忽然打了一个喷嚏,揉揉鼻子:“怎么这里好冷啊。”
“扯淡。”郑重撇撇嘴,此时大约是下午一点多,虽然坑底大部分天空都被茂盛的槐树遮挡,但透下来的阳光很充分,晒在身上暖洋洋的。
“真的,不是那种冷,是阴冷。”我抱着胳膊,翻了个身,嘟囔了一句,“难不成真是那古墓闹的……”
郑重一听“古墓”俩字,耳朵立刻竖起来了:“你说什么?”我连忙摆手,表示没说什么没说什么,郑重反而起了疑心。他今天倒斗一无所获,心里正憋着一口闷气,对这些字眼都特别敏感。
他再三追问,我只得无奈地问道:“那个墓室,你今天下去过没有?”郑重回答:“下去了,墓室的石门就是我挪开的。”我“哦”了一声,又问道:“那你还动了里面什么东西么?”
“里面狗屁都没有,掏了半天才掏出那么点破东西。”郑重恨恨说道。
我摇了摇头,说不对,你肯定还动过别的东西。郑重急了,说一共就挖出那三件玩意,多一件都没有。我就问,你动没动过遗骸?郑重往地上吐了口痰,换了个不安的姿势,说几根死人骨头而已,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我摇摇头:“晚了,晚了。”郑重一听,眼睛瞪得溜圆,问我什么晚了。我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,双手枕在头后,翘着腿在行军床上说:“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。
“我听一个江湖上倒斗的朋友说,从前有一伙盗墓贼,去挖一座春秋时代楚国的贵族墓。带头的那个进了墓室,结果不小心把棺椁里的尸骸给毁了,骨头扔了一路。他拿了明器高高兴兴地往回爬,结果差一米到盗洞口的时候,却无论如何也爬不上去了。眼看天快亮了,他的伙伴也急了,拿手电往下照,这一照可不得了,看见他的背上,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长发女人,脸煞白,背高高拱起来,正好卡在盗洞里。盗洞很狭窄,他转不过身来,只能把明器一件一件往下扔,扔一件,那女人的背就平下来一分。一直到明器都扔完,女人的背才直过来,正好紧贴着那个人的背。那人吓的要死,拼命要往上爬,这时候那女人在他耳畔说了一句话。”
“是什么?”郑重完全被我的话吸引住了。
“明器还完了,接下来该算我尸骨的账了。”
郑重的表情瞬间变得很惊恐,他坐立不安,甚至还回头看了一眼。
“有点冷了?”
郑重不情愿地点了点头。
“我告诉你为什么冷。凡是下了墓穴,都会带上来点什么不干净的东西,尤其是惹起墓主怨气的,更是不得了,就像那个盗墓贼一样。咱们运气好,前面已经有过一个盗洞,所以没那么大危险,但有一个麻烦之处……”
“是什么?”郑重急着问。
“咱们俩待的地方。”我指了指头顶,“槐树是五阴之木,能积聚阴气,营造阴宅。这个坡上遍植槐树,可以说每一棵树,都是一副棺材。咱们俩带着阴气过来,又被千棺围绕,此地又有大坑,你说这是个什么预兆?”
但凡玩古董的,都有点迷信——尤其是盗墓倒斗的,迷信心理尤重,胆量再大,在潜意识里仍会留存一点点恐惧。别看郑重贵为一方掌柜,还是脱不掉这层心理障碍。他被我层层诱导,脸色顿时煞白。
恰好这时候一阵风吹过头顶,槐树林发出沙沙的低沉声响。我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工棚旁的锈坑,嘀咕了一句:“也不知这坑有多大,能不能装下两副棺材。”
郑重“腾”地从板凳上站起来了,冲我大叫道:“你少在那吓唬人!”我缓缓转过脸去,视线却看向他的背后,悠悠然道:“我猜,封住坑口的那几块木板,也是槐树做的吧?”
郑重脸色唰地变白了。这种上锈用的坑,平时不用的时候都用木板盖住,防止落雨或者落尘,让化学制剂在里头自然发酵。一个坑用得越久,坑土里积存的化学物质越多,咬锈效果越好。所以青铜器造假有一句话,叫“老坑如老汤”。
这周围都是槐树,我估计封口用的木板应该是就地取材。槐树是棺材木,这坑又比较大,上木下土,再加上早上刚盗了一回墓,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。在我不断的心理暗示之下,郑重越发觉得不安起来。他在工棚里来回走了几圈,心浮气躁,末了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口水,一跺脚,走向最大的一个锈坑旁,俯身去挪那块封盖的木板。
“我劝你最好别掀开。”我冷冷说。
“老子不怕这些邪门的玩意!”郑重大吼。他一咬牙,双手一抬,举起了木板,伸头往里看去。说时迟,那时快,我抓住机会,飞快地跳到他身后,猛地一推。郑重猝不及防,整个人扑通一声跌落到坑底。
“许愿你干什么?!”郑重惊慌地抬头嚷道。
这个坑是给中、大型器具上锈的,所以挖得很深,有将近两米左右。郑重身材不高,他掉进去以后,要高举双手才能勉强摸到坑的边缘,使不上力气。坑里没有垫脚的东西,内壁又不适合攀缘。如果没人帮忙,他爬上来怕是要费上一番手脚。
我从坑口俯视了他一眼,什么都没说。郑重意识到上了我的当,开始在坑里大声怒骂起来,内容无非就是一句“郑国渠饶不了你”。我没搭理他,把封盖木板重新盖上去,又抱来十来个未加工完的青铜器镇在上头,又怕不够,把行军床也拖过来。这样一来,除非是村里派人来找他,否则凭他自己是绝爬不上来的。
搞定郑重以后,我拍了拍身上的土,略微辨认了一下方向,带着龙纹爵匆匆离去。
无论是黄烟烟还是郑国渠,我都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瓜葛。现在我已经从郑国渠这里得到一个关键消息,那么我要做的,就是抓住这个机会远离郑别村,获得一个单独行动的机会。
这一带地形我不熟悉,既要躲开郑国渠的人,又要避开警察与黄烟烟,所以我不敢沿着路走,只能在庄稼地里横穿,有好几次还误闯了人家果园,差点被狗咬住。
总算这一天黄历上写着宜出行,警察和郑国渠在互相对峙,一时顾不到别处。我跌跌撞撞,在天黑前跑到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里。我一打听,发现是在郑别村西北方向,有十几里远,距离安阳市大约有四十多公里。
这时候,郑国渠也该发现坑底的郑重了。于是我没敢多逗留,这里村子之间彼此联系紧密,保不齐哪个小媳妇儿或大婶子多一句嘴,就会传到郑国渠耳朵里。我找了一个当地老乡,许给他十块钱,坐着他的农用拖拉机一路突突突返回安阳。
到了安阳以后,我把身上的钱全给老乡了,自己只剩下一尊无法出手的龙纹爵和十块钱,又不能返回旅馆。我找了个公用电话,给药不然打了一个电话。我出事之前,大哥大放在了药不然身上。
“喂?”药不然在电话里的声音很不耐烦,显得特别焦躁。
“不然,是我。”
“我操!大许,你竟然……”话筒里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高亢起来。我赶紧打断他的话:“嘘,你小声点,不要让人听见。”
“烟烟找你都快找疯了!”药不然在电话里嚷道。我沉默了一下:“她在你的旁边吗?”
“没,她还在郑别村跟郑国渠对峙呢。”药不然连珠炮一样地把情况大略说了一遍。黄烟烟安全脱离以后,在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派出所报了警,然后又跟在安阳急得团团转的药不然联系上。安阳市出动了十几辆警车,在黄烟烟的带领下直扑古墓,在那里他们没有发现我和郑国渠的痕迹,于是转扑郑别村。郑国渠拿出一堆人证物证,证明自己从来没离开过村子,警方不想继续调查,但黄烟烟却死活不肯走,双方一直对峙到现在。
药不然说:“你赶紧跟她联系一下吧,我可从来没看过她那么着急。”我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,对黄家,我没有什么负罪感;但对黄烟烟,我却存着一份歉疚。
“听着,你要真把我当哥们儿,就别把我的消息泄露给任何人,即使是烟烟和你爷爷都不行。”
“啊?你什么意思?”药不然大惑不解。
“我必须要单独去一个地方,至于是哪儿,你就别问了,总之我肯定在期限内回来。”
“你太不够意思了吧?这种事也要背着我!”
“时间很紧,我没法跟你解释那么多。总之你就信我一回,我不会拿自己爷爷的声誉开玩笑。”看到我在电话里说得严重,药不然颓然答应下来:“好吧,哥们儿就信你一回。还有什么要我做的?”
“我需要你做两件事。第一,多准备点现金,去火车站等我;第二,你帮我盯着黄家的动静,我会定期跟你联络,有什么风吹草动,随时告诉我。”
“黄家?你是说,烟烟有问题?”药不然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。
“现在还不好说,总之按我说的做就是了!”
“对了,刘局那边,你也不打算说吗?”
我沉思了一下,回答道:“对,那边也别提。”刘局那个人神神秘秘的,我琢磨不透他的想法,不想过早惊动他;方震是个老刑侦,所处的位置又高,如果给他们透了口风,估计刘局一个电话就能把我从地里起出来。
现阶段,还是让郑国渠背着黑锅,替我在前头挡风挡雨吧。
当天晚上,我来到安阳火车站,远远看到药不然穿着一身红衣服,手里捏着个白信封,站在月台上。我竖起衣领,把帽子拉低——这是我买完火车票以后,用身上最后一点钱买的——仔细地观察了半天,确信周围没有警察的埋伏,才凑过去。
很快远方一辆火车进站了,这是一趟前往徐州的火车,在这里只停车两分钟。我默默地走到药不然身后,一拍他的肩膀,药不然回头一看是我,一愣神。我飞快地从他手里拿过信封,跳上火车。乘务员在我身后砰地把车门给关上了。
我隔着车窗冲他挥了挥手,药不然张嘴说了句什么,不过我也听不清楚。等到火车离开安阳站,我捏了捏信封,里面厚厚的一沓,钱还不少。药不然在这点上还是挺靠谱儿的。
这趟火车是慢车,见站就停。我没多做停留,在下一站汤阴下了车,然后换了一辆长途公共汽车一路坐到新乡。这样一来,即使药不然无意中说漏了嘴,他们也琢磨不到我去了哪里。
我从新乡转车到郑州,连夜买了一张汽车票到西安。西安我曾经去过一次,那还是在小时候,我父母带我一起去的,那时候连兵马俑都还没发现呢。当时父母是带学生去考察,我在家里没人带,所以索性把我也一齐带去了。我从一个博物馆跑到另外一个博物馆,看过什么东西早就忘了,只记得母亲给我掰了一整碗碎碎的羊肉泡馍,吃得无比香甜。我还拉着母亲的手去了乾陵、大雁塔、华清池,还在父亲那群学生的帮助下爬了一小半华山。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记忆之一。
等一等。
我在西安的记忆里,找不到我父亲的身影。我在卧铺上一下子睡不着了,拼命在记忆里搜寻,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他去了哪里。西安的记忆里除了吃、玩就是母亲和那些学生,父亲好像只在抵达和离开的时候才有印象。
他到底去了哪里?
一个惊人的念头钻入我的脑海:难道……他去了岐山?
对许一城之谜来说,岐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点。
从郑国渠透露给我的消息可知,岐山县是整个1931年探险的起点。而且在许一城和木户有三出发前一个月,郑虎来到这里为许一城打造了一件和关公有关的青铜器。我不知道郑虎和木户有三有没有见过面,不过他铸造的那件与关公有关的东西,一定跟许一城和木户有三二人的失踪息息相关。
而且我手里还握有另外一个信息,一个只有我才知道的情报。那本《素鼎录》的笔记里,在序言中曾经提到,这本笔记乃是味经书院刊书处高手所制。味经书院是清末民初期间陕西五大书院之一,位于泾阳,刊书处是其下属,乃是陕西早期的出版机构,出过许多维新书籍。
我查过相关资料,味经书院早于光绪二十八年并入弘道学堂,而刊书处也随之撤销。其中一部分转为民营,在民国一直以装帧为业,仍以味经为名——而这个刊书处,就位于岐山。
这两则消息单独来看,都没什么意义。但把它们合起来研究,两条线索却都汇聚到了岐山这个交汇点。他们在这里出发,笔记也是在这里制作。我觉得要解开1931年之谜,岐山是必然要来的——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单独行动的原因。
从西安到岐山并不远。说不定当初我父亲来西安,也是为了前往岐山去处理什么事情。虽然他从来没在我面前提及过许家从前的事,但我能感觉得到,那些事一直萦绕于心,他从未忘怀。他临终前留下的“悔人、悔事、悔过、悔心”,一定与此有关。
我在西安找到了一个父亲以前的学生,也是当初来西安考察的学生之一。他告诉我,那次考察期间,许教授确实离开过队伍,大约三天时间,说是去附近一个县文物局见一位老朋友,但具体去哪里没提。我问他,我父亲的专业并非田野考古,为什么突然想来西安考察?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,只说这次考察来得特别突兀,似乎是许教授自己主张的,路费都是自掏腰包,没有从大学走费用。
听起来,我父亲似乎从一开始,就是打算去岐山,西安考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。
我临走之前,那学生问了一下我父母平反的情况,一阵唏嘘,说许教授是他见过最好、最低调的老师,这样的人居然在“文革”中也被整得死去活来。
“许教授被整这件事特别突兀,一夜之间,就出现了批斗他的大字报,落款是毛泽东思想战斗队。当时群情激奋,也没人想过。后来我问过一圈才知道,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贴的。后来抄家的时候,更是没人知道是谁挑起的头——因为许教授所有的学生都知道,他自己从无任何私藏。”他告诉我说。
我点点头,这些情况我都调查过,但没什么结果,只好归咎为“文革”时的混乱。
带着满腹的疑问,我从西安先向西到宝鸡,然后再折回西边,坐短途公共汽车来到了岐山县。在这里,我不光是寻找爷爷的足迹,还要寻找父亲的痕迹,一时间觉得肩上的重担沉甸甸的。
岐山地处内陆山边,还没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,仍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。县城里没有多少高楼,街上多是马车和自行车,很少看见汽车,远处隐约可见巍峨的秦岭山脉。不过我对岐山却一点不敢小觑,这里号称青铜器之乡,出过大盂鼎、毛公鼎这样的国宝,文化底蕴丝毫不逊于河南。当初我们白字门把持金石这一行当,岐山绝对是重镇之一,我祖父和我父亲选择来这里,丝毫不奇怪。
可是有一点我想不通,岐山当地的青铜器水平也很高,我爷爷许一城为何不嫌麻烦地从河南借郑虎过来铸什么关公像呢?
我在县城里找了家小旅馆住下,吃了一大碗岐山臊子面,租了一辆自行车,然后打算先去当地文物局看看。可当我骑到文物局门口,刚要锁车子时,却在门口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。
木户加奈!
我急忙把车子锁好,闪身躲在门柱旁,心里一阵惊骇。这女人不待在北京,怎么跑这里来了?
木户加奈这次穿的是一身浅绿短装,头戴凉帽,像是很专业的野外考古人员,和在北京见到时的书卷气大不相同。跟随她走出文物局的还有三个男子,看样子是文物局的领导。他们谈笑声音很大,且说且走,一齐钻进一辆桑塔纳里。
她在登车之前,似乎有所感应,有意无意地朝这边瞥了一眼,吓得我赶紧把头缩回去。
“喂,你在这干啥呢?”门房老大爷看我形迹可疑,走过来大喝一声。我吓了一跳,生怕被木户加奈他们听见。老大爷不依不饶拽着我袖子,我看桑塔纳开远了,才回头解释说找文物局的人有事。老大爷非要我出示证件,不然就报警。我急中生智,拿出那龙纹爵说:“我是来捐献文物的。”
老大爷一听,态度立刻变了,热情地把我带进收发室,还倒了杯热水给我,水面上还漂着点茶末。老大爷说以前农民们觉悟高,在地里刨出点东西,都捐给国家,现在都卖给那些古董贩子,文物局一年也收不上来几件文物。
我随口虚应着,心里琢磨开了。木户加奈当初告诉我们,木户有三没有留下任何关于1931年之行的资料。可她现在无缘无故出现在岐山,说明至少在这件事上,她撒了谎。木户有三在日本肯定明确提及过,岐山是1931年空白的起点。所以在我们去查付贵、郑国渠那根线的时候,她自己却偷偷跑来这里。这个女人啊,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可真响。
现在在这小小的岐山县里,我们两个成了竞争对手。我不清楚她手里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情报,但我手里也有独家秘闻,而且她在明,我在暗,两下扯平,算是势均力敌。
老大爷看我想得入了神,连唤了几声。我回过神来,问他这岐山县里,有没有和关公有关的东西。老大爷端起茶缸子,得意地说,别看他就是个看门的,好歹也是文物局的正式编制,这岐山县里的各处名胜,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。
老大爷说关帝庙在岐山少说也有十来座,问我到底要看哪一座。我说要没有供奉着铜像,而且比较老的。
老大爷仔细想了想,摇头说不知道。
我又随便聊了几句,拿起龙纹爵要走,老大爷问你不是要捐献吗?我给你叫个研究员来。我心想这若是交出去,等于是通告全国我在岐山了,赶紧找了个借口溜掉了。我刚一出门,就被人猛地拍了下肩膀。我吓了一跳,回头一看发现是个陌生人,戴着副蛤蟆镜,穿了身花衬衫,头发还留得稍微有点长,半潮不土的。
他嘻嘻笑着开口说:“同志,去文物局捐献文物啊?”我没想理他,转身就想走,他赶紧把我拦住了:“是不是人家不让你进?哎,同志我跟你说,现在这个时代啊,不时兴捐献了,开放搞活,商品经济。你想啊,捐给国家,人家就发你一个奖状几百块钱就了不起了,你给我看一眼,我保证给你这个数儿。”说完他伸出三个指头,犹豫了一下,又伸起一个。
我唇边浮起笑意,知道这人什么来头了。专门有那么一批掮客,在陕西、河南这些古董大省的农村与各地文物局门口转悠,看到有当地人抱着东西,就过去搭讪,连蒙带骗以低价——但在当地人眼里算很高了——买入,一转手拿到北京上海甚至国外,这价就得翻了几十倍。这叫套宝,本质上跟捡漏区别不大。
我为了不引人注目,故意买了一套当地农民穿的外套,比较土气。估计这位是把我当成献宝的农民了,所以凑上来就是那一套说辞。我本想拒绝他,但转念一想,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混进岐山古董圈子,看能不能多摸些情报。于是我冲他笑了笑:“我是有件地里头挖出来的绿东西,想看看有人收没?”
那位眼睛一亮,绿器非富即贵,连忙拽着我胳膊道:“这儿人多眼杂,咱们找个安静地方说话。”我骑上车子,跟着他来到一处小饭店的后院,旁边就是个泔水桶。这位自称叫秦二爷,我干脆报了个假名字,自称叫郑重。
我故意把龙纹爵给他看了一眼,又不让他看清楚。秦二爷眼光不错,光看那一角,就知道不是凡品。他眼睛先是一亮,然后又拼命克制住,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:“你这东西啊,不怎么样,虽然是古品,但明显有瑕疵。”
这是套宝的老招数。他先是故意指摘个不靠谱的缺点,如果你沉不住气,把东西亮出来,就算是进了他的圈套。到时候他见缝挫价,三寸不烂之舌能把你忽悠得晕头转向,最后低价卖给他,还得感谢他肯收这破烂货。
我把龙纹爵拿出来,装出一副急吼吼的样子道:“怎么可能,我这是才出土的,上头可擦得干干净净!”秦二爷一看我这样子,表情轻松下来,语重心长地说:“小郑你这就不对了,这绿器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,上头都是锈,特别脆。古董古董,人家买的就是这古锈。你把锈都擦干净,那还有什么人买?你想啊,你把羊肉都撇光了,馍还能泡啥?”
听他满嘴胡说,我摆成一副惶恐的样子,问怎么办。秦二爷叹了口气,说本来他是不想再收这东西的,但看我是个老实人,又比较投缘,愿意掏一百块钱买下来。我心里暗骂这小子心黑,表面上却表现出惊喜,连连称谢。秦二爷伸手要来拿龙纹爵,我却给挡下来。
“您能带我再去找找别人吗?”
秦二爷眼看就要到手,听我这么一说,脸色有点僵硬:“这有什么好找的,那些人都是奸商,只会占你便宜。”我抱住龙纹爵:“临走之前我叔说这是文物,不能拿来换钱,得拿来换东西。”秦二爷气得都乐了:“好,你说吧,你要换什么?”我说:“旧书,清末民初的旧书,要不就是关公的铜像。”
味经书院刊书处连接着三本笔记;关公铜像连接着许一城的行踪,这两条线索都必须要查出来。
秦二爷狐疑地看了我一眼,觉得像我这种乡下农民说不出这样的话。我赶紧补充道:“我叔叔说的。他是小学教书的先生,知道得可多了。”
“那你就听你叔叔说的,留着这个破玩意儿吧!”秦二爷佯装愤怒,转身离去。我傻呆呆地原地没动。果然,过了一分钟不到,他自己又转回来了:“哎,算了,我这个人心肠实在太好,就再帮你一次吧!旧书我帮你找,跟你换这个爵,你可不许给别人了。”
“哎!哎!”我连连点头。
这是木户加奈用过的“借钩钓鱼”之法。如今我也略微施展一下,借来黄家的龙纹爵来钓秦二爷这条鱼。只要这龙纹爵在手里,秦二爷就得乖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。
和五脉一样,文物市场里青铜器和书画也是分开来的两个系统,互相之间各有自己的一套规矩。秦二爷是混青铜器的,对书画那个圈子也不是特别熟。他带着我去了岐山的几个小古董市场,打算随便弄两本书糊弄一下得了,给我介绍的,都是些着三不着两的卖主。有几个卖的旧书都是头几年的杂志,什么《武林》《大众电影》《农村养猪手册》什么的。至于关公铜像,市面上倒有那么三两尊,可惜全是假的。
我不为所动,只管摇头。我俩走了足足半天,秦二爷实在乏了,抱怨说你到底要找啥?我说叔叔就提了两个条件:清末民初的书,还得是岐山本地印的。秦二爷好不容易找了家上点规模的书画店,一问,发现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书,只有味经书院刊书处的,简称叫味版书,十分珍惜,市面上很少见到。秦二爷瞪着我,说你叔叔还挺识货的嘛,我连连点头。
秦二爷问了一圈,回来告诉我,说整个岐山,专门收藏味版书的只有一个人,叫姬云浮,是当地的文化名人。从姓就能看得出来,他家是岐山大族。即使解放这么多年了,姬家在岐山仍有相当的影响力。秦二爷嘬着牙花子,神情有些为难。我知道他在为难什么,如果上门去找姬云浮讨要味版书,势必要拿出龙纹爵——而龙纹爵一亮相,可就轮不到他秦二爷占便宜了。
“姬家可不是文物局,让你随便进。一旦惹怒了他,警察能直接上门抓你。还是换本别的书吧?”秦二爷试图吓唬我,我也不急,抱着爵说找到再说。
秦二爷没办法,只得拉我先去吃晚饭,他请客。我点了一大碗油泼面,吃得满嘴生光,连连咂吧嘴。吃完饭秦二爷一出门,面色顿时一变,拉着我就跑。我莫名其妙,跟他跑了几步,就被好几个彪形大汉给截住了。这些人穿得流里流气,态度倒挺客气,亲热地跟秦二爷吊膀子打招呼,一会儿工夫就把我俩请到附近一处机修铺子里。
“老秦,你的钱,到底什么时候还呐?”为首的大汉坐在一个拖拉机大轮胎上,手里晃着个扳手,脖子上还挂着一片玉。他说话慢条斯理,声音温和,但其中透着十足压力。秦二爷点头哈腰,汗珠子哗哗往外冒,连声道:“胡哥,我正找您呢。”胡哥冷哼一声,拿扳手敲了敲轮胎边,等着他继续往下说。
秦二爷眼珠一转,突然一指我道:“胡哥,您看,我这不是给您带来了么?”
>
“嘿嘿,就是黄克武。”
我听到这名字,心中一惊。想不到郑国渠这一族,跟付贵、黄克武都有些牵连,更跟黄家势同水火,有着大仇。
按照我的想法,应该是郑虎知道许一城的一些事情,便从付贵手里买来铜镜,试图找出线索。结果黄克武突然出手,想夺取铜镜,所以施展手段将其害死。可是郑国渠的话马上就否定了我的猜想:“铜镜是前两年刚买的,有人告诉我,这东西放在手里,将有大用。”
“是谁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郑国渠迷惑地说,“那个人是我的一个老主顾,但只用电话沟通,我从来没见过,给钱倒是很爽快。”
我还想再问,郑国渠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:“你问得也差不多了,我的东西呢?写好了没有?”郑国渠径直走过来,抓起稿纸扫了一眼,勃然大怒:“操,你写的这是什么鬼东西!”
也不怪他发怒,我写的都是加密后的《素鼎录》,这是一个预防措施。我把加密的事情告诉他,然后说密码必须等到我安全离开这个村子,才能告诉他。郑国渠气鼓鼓地瞪着我,仿佛要把我撕碎,但末了还是放下了拳头,沉声道:“继续写!”
我们俩正在僵持,这时郑重推开门,满脸惊慌地跑过来:“不好了!黄家的那个女人带着警察进村了!”
“好快!”
这前后才三四个小时,黄烟烟就已经带人找上门来。以她的缜密心思和势力,恐怕这村子附近的通路都被封锁了。郑国渠冷笑一声,一指我:“老七,你把他给带到坑里去,天黑前别回来。”
说完郑国渠把东西收回小匣子里,自己拿在手里,没有交给我的意思。不过我也不在意,我想要的,是线索,而非器物。
郑重拽起我要走,我一扯胳膊道:“别像抓犯人一样,我又不会跑。”郑国渠在一旁轻咳一声,郑重只好松开手,在前头带路,我们俩离开了屋子。
远远地,我已能听到警笛声,似乎还不只一辆。郑别村民风彪悍,又长年经营造假,这种场面见得惯了,斗争经验丰富。眼看警察过来,村子里的人也没多惊慌,该干什么还干什么,连狗都不怎么叫。我跟在郑重身后,在如同迷宫般的村子小路里七转八绕,开始我还试图记路,到后来彻底被绕晕了。郑重带着我,也不知怎么走的,巧妙地避开了盘查的警察,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村子,钻进附近的一个山坳里。
这个山坳很隐蔽,从外面看只是一片长满繁茂槐树的山坡,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。等到我们穿过槐树林,爬上高坡以后,视野立刻为之一变。从坡顶向里,在槐树掩蔽之下,整个坡势陡然塌陷成一个小小的凹陷盆地,好像一个小小的火山口。
“火山口”的底部是一片平地,上面搭着几个简易工棚。工棚前有三四个两米见方的坑,坑上都盖着木板。坑旁散乱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青铜器,有爵有簠,有壶有盘,甚至还有两根大戈与一尊小鼎。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:表面很光滑,一看就是新造出来的,和挂满锈蚀的青铜器真品气质大不相同。
郑重带着我走到一处工棚,指了指里头的一张行军床:“你就先在这里待着吧。”我注意到,那些坑土的颜色与周围大不相同,呈现出暗褐色,还微微散发着酸臭的味道。“这里……是你们坑锈的地方?”
“哼,老大倒是挺看重你,这个坑村里都很少人知道。”郑重搬了把板凳,坐到我旁边,语气有些不爽。他没说不,显然是间接承认了。
我心里“咯噔”一声,心说这回可有麻烦了。
青铜器造假的工序里,有一道至关重要的过程,叫做“坑锈”。将新造的青铜器埋入坑中,坑土烤热,泼入陈醋,再加土掩埋,几天工夫,就能咬出与老器一模一样的锈蚀出来。添加不同的化学药剂,锈蚀风格都有不同——郑国渠想要我的《素鼎录》,目的之一就是想知道有没有独到的坑锈配方。
与此同时,坑锈也是警方认定文物造假的关键性证据。没有这道工序,铸造青铜器不算违法;被查出有坑锈的行为,才会被认定是蓄意造假。所以每一个造假窝点,坑锈工坊都藏得极为隐秘,轻易不示于人。现在郑国渠居然让人把我藏到了这么隐蔽的地方,要么是对我太放心,要么就是不打算让我离开了。
这家伙做事,实在是狠辣果断,毫不拖泥带水。
我躺到行军床上,开始眯着眼睛打盹。郑重身负监视之职,不敢睡觉,可看我这么一副悠闲的样子,又恨得咬牙切齿。他坐在板凳上,显得十分烦躁。
“阿嚏!”
我忽然打了一个喷嚏,揉揉鼻子:“怎么这里好冷啊。”
“扯淡。”郑重撇撇嘴,此时大约是下午一点多,虽然坑底大部分天空都被茂盛的槐树遮挡,但透下来的阳光很充分,晒在身上暖洋洋的。
“真的,不是那种冷,是阴冷。”我抱着胳膊,翻了个身,嘟囔了一句,“难不成真是那古墓闹的……”
郑重一听“古墓”俩字,耳朵立刻竖起来了:“你说什么?”我连忙摆手,表示没说什么没说什么,郑重反而起了疑心。他今天倒斗一无所获,心里正憋着一口闷气,对这些字眼都特别敏感。
他再三追问,我只得无奈地问道:“那个墓室,你今天下去过没有?”郑重回答:“下去了,墓室的石门就是我挪开的。”我“哦”了一声,又问道:“那你还动了里面什么东西么?”
“里面狗屁都没有,掏了半天才掏出那么点破东西。”郑重恨恨说道。
我摇了摇头,说不对,你肯定还动过别的东西。郑重急了,说一共就挖出那三件玩意,多一件都没有。我就问,你动没动过遗骸?郑重往地上吐了口痰,换了个不安的姿势,说几根死人骨头而已,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我摇摇头:“晚了,晚了。”郑重一听,眼睛瞪得溜圆,问我什么晚了。我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,双手枕在头后,翘着腿在行军床上说:“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。
“我听一个江湖上倒斗的朋友说,从前有一伙盗墓贼,去挖一座春秋时代楚国的贵族墓。带头的那个进了墓室,结果不小心把棺椁里的尸骸给毁了,骨头扔了一路。他拿了明器高高兴兴地往回爬,结果差一米到盗洞口的时候,却无论如何也爬不上去了。眼看天快亮了,他的伙伴也急了,拿手电往下照,这一照可不得了,看见他的背上,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长发女人,脸煞白,背高高拱起来,正好卡在盗洞里。盗洞很狭窄,他转不过身来,只能把明器一件一件往下扔,扔一件,那女人的背就平下来一分。一直到明器都扔完,女人的背才直过来,正好紧贴着那个人的背。那人吓的要死,拼命要往上爬,这时候那女人在他耳畔说了一句话。”
“是什么?”郑重完全被我的话吸引住了。
“明器还完了,接下来该算我尸骨的账了。”
郑重的表情瞬间变得很惊恐,他坐立不安,甚至还回头看了一眼。
“有点冷了?”
郑重不情愿地点了点头。
“我告诉你为什么冷。凡是下了墓穴,都会带上来点什么不干净的东西,尤其是惹起墓主怨气的,更是不得了,就像那个盗墓贼一样。咱们运气好,前面已经有过一个盗洞,所以没那么大危险,但有一个麻烦之处……”
“是什么?”郑重急着问。
“咱们俩待的地方。”我指了指头顶,“槐树是五阴之木,能积聚阴气,营造阴宅。这个坡上遍植槐树,可以说每一棵树,都是一副棺材。咱们俩带着阴气过来,又被千棺围绕,此地又有大坑,你说这是个什么预兆?”
但凡玩古董的,都有点迷信——尤其是盗墓倒斗的,迷信心理尤重,胆量再大,在潜意识里仍会留存一点点恐惧。别看郑重贵为一方掌柜,还是脱不掉这层心理障碍。他被我层层诱导,脸色顿时煞白。
恰好这时候一阵风吹过头顶,槐树林发出沙沙的低沉声响。我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工棚旁的锈坑,嘀咕了一句:“也不知这坑有多大,能不能装下两副棺材。”
郑重“腾”地从板凳上站起来了,冲我大叫道:“你少在那吓唬人!”我缓缓转过脸去,视线却看向他的背后,悠悠然道:“我猜,封住坑口的那几块木板,也是槐树做的吧?”
郑重脸色唰地变白了。这种上锈用的坑,平时不用的时候都用木板盖住,防止落雨或者落尘,让化学制剂在里头自然发酵。一个坑用得越久,坑土里积存的化学物质越多,咬锈效果越好。所以青铜器造假有一句话,叫“老坑如老汤”。
这周围都是槐树,我估计封口用的木板应该是就地取材。槐树是棺材木,这坑又比较大,上木下土,再加上早上刚盗了一回墓,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。在我不断的心理暗示之下,郑重越发觉得不安起来。他在工棚里来回走了几圈,心浮气躁,末了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口水,一跺脚,走向最大的一个锈坑旁,俯身去挪那块封盖的木板。
“我劝你最好别掀开。”我冷冷说。
“老子不怕这些邪门的玩意!”郑重大吼。他一咬牙,双手一抬,举起了木板,伸头往里看去。说时迟,那时快,我抓住机会,飞快地跳到他身后,猛地一推。郑重猝不及防,整个人扑通一声跌落到坑底。
“许愿你干什么?!”郑重惊慌地抬头嚷道。
这个坑是给中、大型器具上锈的,所以挖得很深,有将近两米左右。郑重身材不高,他掉进去以后,要高举双手才能勉强摸到坑的边缘,使不上力气。坑里没有垫脚的东西,内壁又不适合攀缘。如果没人帮忙,他爬上来怕是要费上一番手脚。
我从坑口俯视了他一眼,什么都没说。郑重意识到上了我的当,开始在坑里大声怒骂起来,内容无非就是一句“郑国渠饶不了你”。我没搭理他,把封盖木板重新盖上去,又抱来十来个未加工完的青铜器镇在上头,又怕不够,把行军床也拖过来。这样一来,除非是村里派人来找他,否则凭他自己是绝爬不上来的。
搞定郑重以后,我拍了拍身上的土,略微辨认了一下方向,带着龙纹爵匆匆离去。
无论是黄烟烟还是郑国渠,我都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瓜葛。现在我已经从郑国渠这里得到一个关键消息,那么我要做的,就是抓住这个机会远离郑别村,获得一个单独行动的机会。
这一带地形我不熟悉,既要躲开郑国渠的人,又要避开警察与黄烟烟,所以我不敢沿着路走,只能在庄稼地里横穿,有好几次还误闯了人家果园,差点被狗咬住。
总算这一天黄历上写着宜出行,警察和郑国渠在互相对峙,一时顾不到别处。我跌跌撞撞,在天黑前跑到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里。我一打听,发现是在郑别村西北方向,有十几里远,距离安阳市大约有四十多公里。
这时候,郑国渠也该发现坑底的郑重了。于是我没敢多逗留,这里村子之间彼此联系紧密,保不齐哪个小媳妇儿或大婶子多一句嘴,就会传到郑国渠耳朵里。我找了一个当地老乡,许给他十块钱,坐着他的农用拖拉机一路突突突返回安阳。
到了安阳以后,我把身上的钱全给老乡了,自己只剩下一尊无法出手的龙纹爵和十块钱,又不能返回旅馆。我找了个公用电话,给药不然打了一个电话。我出事之前,大哥大放在了药不然身上。
“喂?”药不然在电话里的声音很不耐烦,显得特别焦躁。
“不然,是我。”
“我操!大许,你竟然……”话筒里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高亢起来。我赶紧打断他的话:“嘘,你小声点,不要让人听见。”
“烟烟找你都快找疯了!”药不然在电话里嚷道。我沉默了一下:“她在你的旁边吗?”
“没,她还在郑别村跟郑国渠对峙呢。”药不然连珠炮一样地把情况大略说了一遍。黄烟烟安全脱离以后,在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派出所报了警,然后又跟在安阳急得团团转的药不然联系上。安阳市出动了十几辆警车,在黄烟烟的带领下直扑古墓,在那里他们没有发现我和郑国渠的痕迹,于是转扑郑别村。郑国渠拿出一堆人证物证,证明自己从来没离开过村子,警方不想继续调查,但黄烟烟却死活不肯走,双方一直对峙到现在。
药不然说:“你赶紧跟她联系一下吧,我可从来没看过她那么着急。”我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,对黄家,我没有什么负罪感;但对黄烟烟,我却存着一份歉疚。
“听着,你要真把我当哥们儿,就别把我的消息泄露给任何人,即使是烟烟和你爷爷都不行。”
“啊?你什么意思?”药不然大惑不解。
“我必须要单独去一个地方,至于是哪儿,你就别问了,总之我肯定在期限内回来。”
“你太不够意思了吧?这种事也要背着我!”
“时间很紧,我没法跟你解释那么多。总之你就信我一回,我不会拿自己爷爷的声誉开玩笑。”看到我在电话里说得严重,药不然颓然答应下来:“好吧,哥们儿就信你一回。还有什么要我做的?”
“我需要你做两件事。第一,多准备点现金,去火车站等我;第二,你帮我盯着黄家的动静,我会定期跟你联络,有什么风吹草动,随时告诉我。”
“黄家?你是说,烟烟有问题?”药不然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。
“现在还不好说,总之按我说的做就是了!”
“对了,刘局那边,你也不打算说吗?”
我沉思了一下,回答道:“对,那边也别提。”刘局那个人神神秘秘的,我琢磨不透他的想法,不想过早惊动他;方震是个老刑侦,所处的位置又高,如果给他们透了口风,估计刘局一个电话就能把我从地里起出来。
现阶段,还是让郑国渠背着黑锅,替我在前头挡风挡雨吧。
当天晚上,我来到安阳火车站,远远看到药不然穿着一身红衣服,手里捏着个白信封,站在月台上。我竖起衣领,把帽子拉低——这是我买完火车票以后,用身上最后一点钱买的——仔细地观察了半天,确信周围没有警察的埋伏,才凑过去。
很快远方一辆火车进站了,这是一趟前往徐州的火车,在这里只停车两分钟。我默默地走到药不然身后,一拍他的肩膀,药不然回头一看是我,一愣神。我飞快地从他手里拿过信封,跳上火车。乘务员在我身后砰地把车门给关上了。
我隔着车窗冲他挥了挥手,药不然张嘴说了句什么,不过我也听不清楚。等到火车离开安阳站,我捏了捏信封,里面厚厚的一沓,钱还不少。药不然在这点上还是挺靠谱儿的。
这趟火车是慢车,见站就停。我没多做停留,在下一站汤阴下了车,然后换了一辆长途公共汽车一路坐到新乡。这样一来,即使药不然无意中说漏了嘴,他们也琢磨不到我去了哪里。
我从新乡转车到郑州,连夜买了一张汽车票到西安。西安我曾经去过一次,那还是在小时候,我父母带我一起去的,那时候连兵马俑都还没发现呢。当时父母是带学生去考察,我在家里没人带,所以索性把我也一齐带去了。我从一个博物馆跑到另外一个博物馆,看过什么东西早就忘了,只记得母亲给我掰了一整碗碎碎的羊肉泡馍,吃得无比香甜。我还拉着母亲的手去了乾陵、大雁塔、华清池,还在父亲那群学生的帮助下爬了一小半华山。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记忆之一。
等一等。
我在西安的记忆里,找不到我父亲的身影。我在卧铺上一下子睡不着了,拼命在记忆里搜寻,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他去了哪里。西安的记忆里除了吃、玩就是母亲和那些学生,父亲好像只在抵达和离开的时候才有印象。
他到底去了哪里?
一个惊人的念头钻入我的脑海:难道……他去了岐山?
对许一城之谜来说,岐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点。
从郑国渠透露给我的消息可知,岐山县是整个1931年探险的起点。而且在许一城和木户有三出发前一个月,郑虎来到这里为许一城打造了一件和关公有关的青铜器。我不知道郑虎和木户有三有没有见过面,不过他铸造的那件与关公有关的东西,一定跟许一城和木户有三二人的失踪息息相关。
而且我手里还握有另外一个信息,一个只有我才知道的情报。那本《素鼎录》的笔记里,在序言中曾经提到,这本笔记乃是味经书院刊书处高手所制。味经书院是清末民初期间陕西五大书院之一,位于泾阳,刊书处是其下属,乃是陕西早期的出版机构,出过许多维新书籍。
我查过相关资料,味经书院早于光绪二十八年并入弘道学堂,而刊书处也随之撤销。其中一部分转为民营,在民国一直以装帧为业,仍以味经为名——而这个刊书处,就位于岐山。
这两则消息单独来看,都没什么意义。但把它们合起来研究,两条线索却都汇聚到了岐山这个交汇点。他们在这里出发,笔记也是在这里制作。我觉得要解开1931年之谜,岐山是必然要来的——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单独行动的原因。
从西安到岐山并不远。说不定当初我父亲来西安,也是为了前往岐山去处理什么事情。虽然他从来没在我面前提及过许家从前的事,但我能感觉得到,那些事一直萦绕于心,他从未忘怀。他临终前留下的“悔人、悔事、悔过、悔心”,一定与此有关。
我在西安找到了一个父亲以前的学生,也是当初来西安考察的学生之一。他告诉我,那次考察期间,许教授确实离开过队伍,大约三天时间,说是去附近一个县文物局见一位老朋友,但具体去哪里没提。我问他,我父亲的专业并非田野考古,为什么突然想来西安考察?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,只说这次考察来得特别突兀,似乎是许教授自己主张的,路费都是自掏腰包,没有从大学走费用。
听起来,我父亲似乎从一开始,就是打算去岐山,西安考察不过是个幌子而已。
我临走之前,那学生问了一下我父母平反的情况,一阵唏嘘,说许教授是他见过最好、最低调的老师,这样的人居然在“文革”中也被整得死去活来。
“许教授被整这件事特别突兀,一夜之间,就出现了批斗他的大字报,落款是毛泽东思想战斗队。当时群情激奋,也没人想过。后来我问过一圈才知道,他们都不承认是自己贴的。后来抄家的时候,更是没人知道是谁挑起的头——因为许教授所有的学生都知道,他自己从无任何私藏。”他告诉我说。
我点点头,这些情况我都调查过,但没什么结果,只好归咎为“文革”时的混乱。
带着满腹的疑问,我从西安先向西到宝鸡,然后再折回西边,坐短途公共汽车来到了岐山县。在这里,我不光是寻找爷爷的足迹,还要寻找父亲的痕迹,一时间觉得肩上的重担沉甸甸的。
岐山地处内陆山边,还没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,仍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。县城里没有多少高楼,街上多是马车和自行车,很少看见汽车,远处隐约可见巍峨的秦岭山脉。不过我对岐山却一点不敢小觑,这里号称青铜器之乡,出过大盂鼎、毛公鼎这样的国宝,文化底蕴丝毫不逊于河南。当初我们白字门把持金石这一行当,岐山绝对是重镇之一,我祖父和我父亲选择来这里,丝毫不奇怪。
可是有一点我想不通,岐山当地的青铜器水平也很高,我爷爷许一城为何不嫌麻烦地从河南借郑虎过来铸什么关公像呢?
我在县城里找了家小旅馆住下,吃了一大碗岐山臊子面,租了一辆自行车,然后打算先去当地文物局看看。可当我骑到文物局门口,刚要锁车子时,却在门口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。
木户加奈!
我急忙把车子锁好,闪身躲在门柱旁,心里一阵惊骇。这女人不待在北京,怎么跑这里来了?
木户加奈这次穿的是一身浅绿短装,头戴凉帽,像是很专业的野外考古人员,和在北京见到时的书卷气大不相同。跟随她走出文物局的还有三个男子,看样子是文物局的领导。他们谈笑声音很大,且说且走,一齐钻进一辆桑塔纳里。
她在登车之前,似乎有所感应,有意无意地朝这边瞥了一眼,吓得我赶紧把头缩回去。
“喂,你在这干啥呢?”门房老大爷看我形迹可疑,走过来大喝一声。我吓了一跳,生怕被木户加奈他们听见。老大爷不依不饶拽着我袖子,我看桑塔纳开远了,才回头解释说找文物局的人有事。老大爷非要我出示证件,不然就报警。我急中生智,拿出那龙纹爵说:“我是来捐献文物的。”
老大爷一听,态度立刻变了,热情地把我带进收发室,还倒了杯热水给我,水面上还漂着点茶末。老大爷说以前农民们觉悟高,在地里刨出点东西,都捐给国家,现在都卖给那些古董贩子,文物局一年也收不上来几件文物。
我随口虚应着,心里琢磨开了。木户加奈当初告诉我们,木户有三没有留下任何关于1931年之行的资料。可她现在无缘无故出现在岐山,说明至少在这件事上,她撒了谎。木户有三在日本肯定明确提及过,岐山是1931年空白的起点。所以在我们去查付贵、郑国渠那根线的时候,她自己却偷偷跑来这里。这个女人啊,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可真响。
现在在这小小的岐山县里,我们两个成了竞争对手。我不清楚她手里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情报,但我手里也有独家秘闻,而且她在明,我在暗,两下扯平,算是势均力敌。
老大爷看我想得入了神,连唤了几声。我回过神来,问他这岐山县里,有没有和关公有关的东西。老大爷端起茶缸子,得意地说,别看他就是个看门的,好歹也是文物局的正式编制,这岐山县里的各处名胜,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。
老大爷说关帝庙在岐山少说也有十来座,问我到底要看哪一座。我说要没有供奉着铜像,而且比较老的。
老大爷仔细想了想,摇头说不知道。
我又随便聊了几句,拿起龙纹爵要走,老大爷问你不是要捐献吗?我给你叫个研究员来。我心想这若是交出去,等于是通告全国我在岐山了,赶紧找了个借口溜掉了。我刚一出门,就被人猛地拍了下肩膀。我吓了一跳,回头一看发现是个陌生人,戴着副蛤蟆镜,穿了身花衬衫,头发还留得稍微有点长,半潮不土的。
他嘻嘻笑着开口说:“同志,去文物局捐献文物啊?”我没想理他,转身就想走,他赶紧把我拦住了:“是不是人家不让你进?哎,同志我跟你说,现在这个时代啊,不时兴捐献了,开放搞活,商品经济。你想啊,捐给国家,人家就发你一个奖状几百块钱就了不起了,你给我看一眼,我保证给你这个数儿。”说完他伸出三个指头,犹豫了一下,又伸起一个。
我唇边浮起笑意,知道这人什么来头了。专门有那么一批掮客,在陕西、河南这些古董大省的农村与各地文物局门口转悠,看到有当地人抱着东西,就过去搭讪,连蒙带骗以低价——但在当地人眼里算很高了——买入,一转手拿到北京上海甚至国外,这价就得翻了几十倍。这叫套宝,本质上跟捡漏区别不大。
我为了不引人注目,故意买了一套当地农民穿的外套,比较土气。估计这位是把我当成献宝的农民了,所以凑上来就是那一套说辞。我本想拒绝他,但转念一想,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混进岐山古董圈子,看能不能多摸些情报。于是我冲他笑了笑:“我是有件地里头挖出来的绿东西,想看看有人收没?”
那位眼睛一亮,绿器非富即贵,连忙拽着我胳膊道:“这儿人多眼杂,咱们找个安静地方说话。”我骑上车子,跟着他来到一处小饭店的后院,旁边就是个泔水桶。这位自称叫秦二爷,我干脆报了个假名字,自称叫郑重。
我故意把龙纹爵给他看了一眼,又不让他看清楚。秦二爷眼光不错,光看那一角,就知道不是凡品。他眼睛先是一亮,然后又拼命克制住,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:“你这东西啊,不怎么样,虽然是古品,但明显有瑕疵。”
这是套宝的老招数。他先是故意指摘个不靠谱的缺点,如果你沉不住气,把东西亮出来,就算是进了他的圈套。到时候他见缝挫价,三寸不烂之舌能把你忽悠得晕头转向,最后低价卖给他,还得感谢他肯收这破烂货。
我把龙纹爵拿出来,装出一副急吼吼的样子道:“怎么可能,我这是才出土的,上头可擦得干干净净!”秦二爷一看我这样子,表情轻松下来,语重心长地说:“小郑你这就不对了,这绿器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,上头都是锈,特别脆。古董古董,人家买的就是这古锈。你把锈都擦干净,那还有什么人买?你想啊,你把羊肉都撇光了,馍还能泡啥?”
听他满嘴胡说,我摆成一副惶恐的样子,问怎么办。秦二爷叹了口气,说本来他是不想再收这东西的,但看我是个老实人,又比较投缘,愿意掏一百块钱买下来。我心里暗骂这小子心黑,表面上却表现出惊喜,连连称谢。秦二爷伸手要来拿龙纹爵,我却给挡下来。
“您能带我再去找找别人吗?”
秦二爷眼看就要到手,听我这么一说,脸色有点僵硬:“这有什么好找的,那些人都是奸商,只会占你便宜。”我抱住龙纹爵:“临走之前我叔说这是文物,不能拿来换钱,得拿来换东西。”秦二爷气得都乐了:“好,你说吧,你要换什么?”我说:“旧书,清末民初的旧书,要不就是关公的铜像。”
味经书院刊书处连接着三本笔记;关公铜像连接着许一城的行踪,这两条线索都必须要查出来。
秦二爷狐疑地看了我一眼,觉得像我这种乡下农民说不出这样的话。我赶紧补充道:“我叔叔说的。他是小学教书的先生,知道得可多了。”
“那你就听你叔叔说的,留着这个破玩意儿吧!”秦二爷佯装愤怒,转身离去。我傻呆呆地原地没动。果然,过了一分钟不到,他自己又转回来了:“哎,算了,我这个人心肠实在太好,就再帮你一次吧!旧书我帮你找,跟你换这个爵,你可不许给别人了。”
“哎!哎!”我连连点头。
这是木户加奈用过的“借钩钓鱼”之法。如今我也略微施展一下,借来黄家的龙纹爵来钓秦二爷这条鱼。只要这龙纹爵在手里,秦二爷就得乖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。
和五脉一样,文物市场里青铜器和书画也是分开来的两个系统,互相之间各有自己的一套规矩。秦二爷是混青铜器的,对书画那个圈子也不是特别熟。他带着我去了岐山的几个小古董市场,打算随便弄两本书糊弄一下得了,给我介绍的,都是些着三不着两的卖主。有几个卖的旧书都是头几年的杂志,什么《武林》《大众电影》《农村养猪手册》什么的。至于关公铜像,市面上倒有那么三两尊,可惜全是假的。
我不为所动,只管摇头。我俩走了足足半天,秦二爷实在乏了,抱怨说你到底要找啥?我说叔叔就提了两个条件:清末民初的书,还得是岐山本地印的。秦二爷好不容易找了家上点规模的书画店,一问,发现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书,只有味经书院刊书处的,简称叫味版书,十分珍惜,市面上很少见到。秦二爷瞪着我,说你叔叔还挺识货的嘛,我连连点头。
秦二爷问了一圈,回来告诉我,说整个岐山,专门收藏味版书的只有一个人,叫姬云浮,是当地的文化名人。从姓就能看得出来,他家是岐山大族。即使解放这么多年了,姬家在岐山仍有相当的影响力。秦二爷嘬着牙花子,神情有些为难。我知道他在为难什么,如果上门去找姬云浮讨要味版书,势必要拿出龙纹爵——而龙纹爵一亮相,可就轮不到他秦二爷占便宜了。
“姬家可不是文物局,让你随便进。一旦惹怒了他,警察能直接上门抓你。还是换本别的书吧?”秦二爷试图吓唬我,我也不急,抱着爵说找到再说。
秦二爷没办法,只得拉我先去吃晚饭,他请客。我点了一大碗油泼面,吃得满嘴生光,连连咂吧嘴。吃完饭秦二爷一出门,面色顿时一变,拉着我就跑。我莫名其妙,跟他跑了几步,就被好几个彪形大汉给截住了。这些人穿得流里流气,态度倒挺客气,亲热地跟秦二爷吊膀子打招呼,一会儿工夫就把我俩请到附近一处机修铺子里。
“老秦,你的钱,到底什么时候还呐?”为首的大汉坐在一个拖拉机大轮胎上,手里晃着个扳手,脖子上还挂着一片玉。他说话慢条斯理,声音温和,但其中透着十足压力。秦二爷点头哈腰,汗珠子哗哗往外冒,连声道:“胡哥,我正找您呢。”胡哥冷哼一声,拿扳手敲了敲轮胎边,等着他继续往下说。
秦二爷眼珠一转,突然一指我道:“胡哥,您看,我这不是给您带来了么?”